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动物世界 >

为什么狗什么都能吃猫却那么挑食动物新闻

时间:2017-12-14 16:28:20

为什么狗什么都能吃,猫却那么挑食? - 动物新闻

2016年1月19日:为何猫比狗挑食?

猫可能是味觉更为敏锐的“美食家”。

看过猫咪在吃草后呕吐的人就会知道,我们的猫类朋友并不是天生的食草动物。那么,当你发现这些食肉动物拥有一些通常与食草动物相关的重要基因时,你可能会感到惊讶。而这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猫咪对食物总是那么挑剔的缘由。

新的研究表明,猫咪拥有一些能够保护食草动物不会摄取有毒植物的基因,这些基因能够让它们尝出苦味。动物利用自身的味觉检测潜在的食物是有营养的还是有害的。甜味意味着存在糖分,这是能量的重要来源。而品尝苦味的能力则是动物通过演化获得的有毒物质防御机制,这些有毒物质通常存在于植物及未成熟果子里。

演化过程不断地调整动物的味蕾以便适合不同的摄食需求。食谱的改变使得它们没有必要再去感知食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于是受体基因的变异被保存了下来,这类变异让它们失去合成活性蛋白的能力。

严格食肉的猫就是一个粒子,它们再也不能尝出甜味了。但是,如果演化来感受苦味的能力是为了提示植物中的毒素,那么按照常情,(通常)不吃植物的猫应该也不能尝出苦味。人类及其他食草动物能够尝出苦味,这是因为我们有苦味受体基因。如果猫咪失去了尝出苦味的能力,我们应该能够发现它们的受体基因发生了很多突变,

费城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的遗传学家检查了猫和其他肉食性哺乳动物如狗、雪貂和北极熊的基因组,想看看我们的肉食性远亲是否具有苦味基因。他们很惊讶地发现,猫咪拥有12种不同的苦味基因。狗、雪貂和北极熊同样也都有。那么,如果食肉动物不可能会遇到苦味物质,它们为什么还拥有能尝出苦味的基因呢?

尝味试验

莫奈尔的分子生物学家姜培华(音译)为了找出答案,测试了猫的味蕾。他把猫味觉受体基因插入到实验室内人类组织细胞内。把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后,细胞与该基因就能作为味觉受体对接触到的化学物质作出响应。

姜培华发现,猫的味觉受体能对有毒植物中发现的苦味化学物质以及同样也能激活人类苦味受体的化合物作出响应。猫的苦味受体,称之为Tas2r2,客队化学物质苯酸苄铵酰胺作出响应,该苦味物质通常用在咬指甲儿童的指甲盖上。

那么,为什么猫还保留着这种检测苦味的能力呢?养猫的主人知道,猫的饮食选择是多么的难以捉摸。猫会给主人带回一些“礼物”,包括青蛙、蟾蜍以及其他可能在皮肤和身体含有苦味和有毒物质的动物。姜培华的研究表明,苦味受体使得猫咪能够检测出潜在的有毒物质,让它们有能力拒绝摄食有毒食物,并避免中毒。

但是,食草动物不得不与众多的植物毒素做抗争,与食草动物相比,爱吃肉的猫事实上接触苦味及毒性物质的频率有多高呢?姜培华表示,这还不足以解释为何猫会保留这些受体。

其实,猫味觉受体的演化可能并非为了品尝味道,而是为了其他的原因。在人类中,苦味受体不仅存在于口腔,而且在心脏及肺部也都有发现,苦味受体在这些部位被认为是为了检测感染。猫类苦味受体基因是否也有疾病监测的双重作用还尚待分晓。

猫类苦味受体的发现或许能够解释猫挑食这个臭名的原因。但是不挑食的狗跟猫咪一样拥有相似数量的苦味受体——那么猫咪为何如此挑剔呢?其中一个答案可能隐藏于猫受体检测苦味化合物的机制中。今年初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发表的研究表明,猫的一些味觉受体对苦味物质特别敏感,对苯甲地那铵甚至比与人类的受体更为敏感。

或许猫比狗对苦味物质更为敏感,或者它们可能在每天的食物里发现了更多的苦味物质。我们或者狗尝起来无味的食物让猫咪尝起来可能是一次不愉快的口味体验。所以,或许我们应该把猫咪当作敏锐的喵星美食家,而不是把它们标榜为挑食者。

关于作者:Hannah Rowland是剑桥大学伦敦动物学会生态与演化专业的讲师及研究员。

2015年11月19日:为什么狗什么都能吃,猫却那么挑食?

任何见过家里的猫因为吃多了猫草而呕吐不止的铲屎官都知道,主子们天生就不是吃素的。但事实是,猫这样的食肉动物身上众多重要的基因,通常都在食草动物身上发现。

一项新研究显示猫体内有一种食草动物的基因,它为了防止动物咽下有毒的植物而让这些植物味道变苦,这样仅仅使用味觉动物们就能判断食物是有益还是有害。甜味意味着食物中含有糖分,它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苦味意味着食物有毒或者尚未成熟——动物尝出苦味的能力是作为一种生理防御机制而进化的。

出于动物的生理需要,进化过程对它们的味蕾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如果一个物种的膳食结构产生了变化,这个物种可能就不再需要品尝出食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这时候味觉受体的基因就会变异。

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身为食肉动物的它们已经尝不出甜味了;同理,如果苦味的受体是为了警告正在进食的动物所食用的植物有毒,那么猫也没有必要需要尝到苦味,它们的苦味受体基因也应该出现了变异才对。

位于费城的莫奈儿化学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的遗传学家们将猫的染色体以及例如狗,雪貂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的染色体进行了对比,看看是否这些动物身上也有苦味基因。对比结果发现,猫拥有12种能尝到苦味的基因,而狗,雪貂和北极熊全都拥有数量一致的苦味基因——问题来了,既然它们很少有机会吃到苦涩的食物,干嘛还需要这个基因呢?

味觉测试

为了一探究竟,莫奈儿的分子生物学家 Peihua Jiang 为猫的味蕾做了测试。他在实验室里将猫的味觉受体基因注射到人体组织细胞中,当两者合并到一起时这个细胞和基因就会扮演起味觉受体的角色,对不同味道的化学物质做出反应。

Jiang 发现对于有毒植物中的毒素和能够激活人类苦味受体的化合物,猫的味觉受体都做出了反应:猫的苦味受体 Tas2r2 对苯酸苄铵酰铵(denatonium benzoate)做出了反应,这种物质常被涂抹在小孩指甲上用于纠正小孩爱啃指甲的习惯(

我!也!需!要!)。

那为什么猫还要保留这种基因呢?铲屎官们都知道自家主子在饮食上的喜好有多么变幻莫测:一些经常外出活动的猫常常带着死青蛙死蛤蟆回家,但青蛙和蛤蟆皮不仅吃起来苦涩还含有毒素——这就是猫咪的苦味受体的作用,它们在杀死青蛙蛤蟆或类似的动物后由于尝到了苦味而接收到了“有毒”的预警,所以猫咪们从来不会吃下这些动物,而是把尸体带回家等铲屎官收拾。

但光是这一点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毕竟和食草动物在饮食结构中所遇到有毒食物的频率而言,青蛙蛤蟆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少见。Jiang 认为猫保留了完整的苦味味觉是出于其它的进化目的。实验中,Jiang 发现猫体内的苦味受体不仅出现在舌头上,也出现在心脏与肺部,他认为这些受体的作用可能是“探测体内的感染”。至于其它的猫科动物体内的苦味基因是否也有疾病探测的功能目前还未知。

总之猫体内的大量苦味基因应该能够解释它们为什么这么挑食,但狗也保留了苦味基因,为什么狗什么都吃,连屎也吃呢?这和猫的苦味受体如何“尝”到苦味有关。今年早些时候有另一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提到猫咪对苦味物质尤其敏感,比人类还敏感得多。

狗身上虽然保留了一部分苦味基因,但由于猫的苦味味觉尤其发达,它们在每天的膳食中几乎都能尝出苦味来。对于狗或者人来而言并没有味道的东西在猫的口中就会变成苦的,所以与其说它们挑食,不如体谅下猫科动物吃点饭的辛酸。作为铲屎官,别抱怨,多干活就对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