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站地图 >

路遇红灯乞讨怎么办近十年始终无法根治_dxb.120ask.com

时间:2018-05-12 16:54:15

文化西路上,一名乞讨者用鸡毛掸子为等待红灯的车辆“清理”灰尘;

经十路上,一位“扫车老人”手拿笤帚,在红灯间隙用笤帚在车身上扫两下,随后敲窗要钱;

纬十二路上,一位妇女手拿抹布在车窗上“划拉”两下,便伸手向车主要钱;

……

当您驾车行驶在大街小巷,是否也曾见过类似的乞讨者?他们有的还怀抱婴儿,给钱还是不给钱,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对于这类瞄准红灯时段乞讨的危险行为,您怎么看?本期众筹新闻话题一经发布,便引起广大市民及网友的热烈讨论。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乞讨者进入机动车道内行乞,不仅影响道路交通,而且对公共秩序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可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既然违反法规,为何这些人仍在车流中做着“生意”?

A“红灯乞讨”屡禁不止

此前,本报就曾报道过经十路上“擦车老人”贵阳治疗癫痫病专业医院给一名车主带来的困扰。当时该车主表示,老人趴在窗户上,如果直接开车又怕他受伤,给钱又觉得憋屈,很终他给了老人5元钱。翻看新闻不难发现,类似的乞讨行为已有近十年时间,但是为何始终无法根治?

23日上午,记者在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口遇到一位穿梭在车流中的老人。记者试图上前与其搭话,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不过还是能看出老人对拦车乞讨行为轻车熟路。记者注意到,她盯上的都是私家车,手中端着一个白色杯子站在车门边,嘴里一边念叨着类似“行行好”之类的话,一边敲打窗户。记者发现,几乎没有车主愿意摇下窗户。

老人似乎不会在一辆车上浪费过多时间,一辆接一辆,她频频点头哈腰,绿灯亮起时她便随着车流方向向前,然后退到路边,等待下一次红灯亮起。

采访中,有执勤交警告诉记者,整治“红灯乞讨”很大的难点便在于这些人“打游击”。遇到这种行为多以警告为主,所以很难取得长效,他们对此也很无奈。“从这个路口赶走,他们又会到下一个路口。单靠集中整治只能是治标,很难治本。”

◆市民杜先生

我每天下班经过工业南路,经常遇见类似问题,有些直接敲窗户,还有些是发小广告、小卡片的。每次经过这个路口我都很小心,很担心拐弯的时候没看见,碰到他们。我咨询过交警,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一旦在路口发生事故,机动车要负大部分责任的。他们这样乞讨,不仅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也为我们带来了困扰。

◆网友@liiin

校门口长期有两个乞讨的,一位六七十岁的男子裹着被子睡在地上,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跪在一旁磕头,写的是那个男的得了肺癌,还高位截瘫。因为老人可怜,给钱的人还不少。然而作为一只早出晚归勤奋的“高三狗”,我每天上学都能看到他们布置场子,那男的不仅能走,而且还是打的来的。

我想说的是,虽然与明目张胆的行骗相比,乞讨者为你擦车看似付出了劳动,但这其实是一种道德绑架。违法就是违法,真有难言之隐也不该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获取利益。

◆市民秦女士

对生活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社会有义务救助。但是对那些还具有劳动能力,或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广开就业渠道,鼓励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自己养活自己。

◆市民韩继联

这些乞讨人员利用路口车辆等红灯的机会穿梭在车辆之间进行乞讨,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新问题。这种行为与文明交通、规范交通格格不入,不仅损害了城市形象,还给本来就拥堵的交通造成更大麻烦。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保障出行畅通的角度,还是从确保安全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行为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杜绝“红灯乞讨”行为发生,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道路安全环境势在必行。

B 路遇“强制擦车”咋办?

毫无疑问,在机动车道上停留乞讨是十分危险的。有人说他们也是生活所迫,愿意施以援手,也有人说正是因为乞讨者们尝到“甜头”,此类现象才愈演愈烈。发传单的,该不该接一下呢?卖东西的人,是否值得体谅?老人擦车要钱,这种并非单纯索取的方式是否应该给些报酬呢?

◆网友@tiantian

不理睬。他们的“工作”给驾驶员、车主带来了极大麻烦,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我本身就容易走神,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在我面前(前挡玻璃距离我不到一米,已经小于陌生人的安全距离了),肯定吓我一跳,影响我开车。很重要的是,他们收入低,不是我造成的,我反而要为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买单。总之,他们违反交规,会对广大驾驶员的合法遵章驾驶,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财产损失。即使我不能见义勇为,及时制止他们,也没有报警,但是我至少能做到不鼓励他们的违法乱纪行为,不给他们钱。

◆市民宋振东

一天上午,我和朋友去济南高新区办事,在经十路一个路口等红灯时,突然走过来一个六七十岁的男子。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该男子就把车前面给很后实在没办法,给他5元钱才让走,真是气人。

现在,有些城市马路上的“红灯乞讨者”,抓住了人们大都有急事赶路,与他们耗不起时间花钱消灾的心理,来“敲诈”车主,少的几元,多的十几元。如果不小心惹着“红灯乞讨”,被“敲诈”的钱还会更多。

在此,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这些“红灯乞讨”的治理力度,要钱事小,道路交通安全事大,别让这些“红灯乞讨”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人为”的交通安全隐患。

◆网友@你听明白

刚才在等公交,公交很久都没有来,回头瞥见一位卖水果的老奶奶。一个破旧的人力三轮车,车上是种类并不多却很新鲜的水果。有人要了一大串香蕉,差不多有十几个左右的样子,秤上的价格显示10.56元。很便宜,比我在学校里买的便宜得多。我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奶奶,她大约六十几岁吧,看治疗癫痫的医院哪家好着她我想起了我奶奶。她穿着一件不算厚实却很朴素的棉衣,手上戴着两只样式颜色都不一样的手套,脸被冻得通红。我当时已经被冻的不行了,我觉得她一定比我冷多了。我买了橘子和香蕉,希望她能早点卖完昆明治疗癫痫的专业医院回家吧。在此我只想说,那些“红灯乞讨”的人,你们有手有脚,却没有尊严。

◆网友@竹殇

我在救助站工作过,对于真正遇到困难的,请直接拨打当地救助站电话,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免费吃住。如果是乞讨谋生的……支持人家工作你就给点钱,不支持就当没看见吧……职业乞讨的不分是否残疾,都是一个职业,虽然这个职业有些病态。看到小孩乞讨,不建议拨打救助站电话,应该直接拨打110。

C “红灯乞讨”咋治理?

“要认清占用机动车道拦车乞讨、发放广告品是违法行为,滥施善心就是变相助长违法行为,不要在十字路口和机动车道上资助乞讨者,不要接受违法发放的各类小广告或兜售的各种物品。”讨论中,记者看到了这样几句倡议,引得网友们纷纷点赞。但仅靠车主的置之不理,是否真能有效管理流动人员?

◆市民韩继联

当前的“红灯乞讨”现象已成为路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新的矛盾,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道路安全秩序,给乞讨者和驾乘人员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是城市交通管理一种新的防控点和整治点。

对于这种乞讨行为,我认为,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监管,增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知道这种一方面由于乞讨者讨要时间不固定,难于管理,因此必要时对乞讨人员进行登记梳理,分类管理,对于应该救助的,相关部门要承担起救助义务,对于有工作能力的人员则鼓励引导他们从事合适的工作,对假乞丐或有利益集团操纵的乞丐则要坚决打击。其次,驾乘人员不正确的行善方式也助长了“红灯乞讨”现象的蔓延,驾乘人员在不适宜的场合,用不正确的行善方式,给了乞讨者不该给的钱物,使他们认为此方法有利可图,从而冒险穿梭在车流中。为此,建议驾乘人员不要在此时间段行善,以减少安全隐患,减少乞讨行为的发生。

治理“红灯乞讨”行为,既是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驾乘人员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除了依法打击职业行乞者外,还需政府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帮扶机制,切实保障真正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从源头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他们从“红灯乞讨”中解放出来。作为市民,行善既要因地因时制宜,不提倡此种行善方式,没有施舍就没有“红灯乞讨”。

◆市民韩留利

“红灯乞讨”严重影响和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不仅给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给驾乘人员的正常行驶带来压力或负担,许多驾乘人员非常反感。对此“红灯乞讨”的行为必须加强管理,严厉打击,确保良好的路口交通安全秩序。

为什么这种乞讨方式能存在,是因为有其存在的空间。除了这些人流动性强管理有难度以外,部分司机的施舍也助长了此行为的发生。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改变现状。

首先应完善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对车流量大的、乞讨人员多的关键路口定期派专人进行违法安全教育,并希望政府对真正困难乞讨人员给予帮助,减少“红灯乞讨”的安全隐患发生。其次,也是关键的一点,建议驾驶员在等红灯时不要给乞讨者任何施舍,乞讨者在讨不到钱时也能减少乞讨的次数。另外,建议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禁止路口等红灯的司机向乞讨者施舍任何钱物,违者将被抓拍罚款。(曹雅欣)

------分隔线----------------------------